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牙龈溃烂的现象,牙龈溃烂不仅仅出现于口腔疾病,还有可能出现于全身其它疾病。因此牙龈溃烂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牙龈溃烂会带来哪些伤害?下面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牙龈溃烂会带来哪些问题?
正常和健康的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即使用力洗牙也不会发生出血。如果我们不注意正确的洗牙方法,不能清洁牙面,那么在牙面上就会堆积牙菌斑。牙菌斑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细菌会产生很多有害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均可以对牙龈组织造成损害,使牙龈组织产生炎症。牙菌斑是柔软的,是可以通过洗牙等手段去除的。若牙菌斑不能及时去,久而久之,唾液中的矿物盐就会沉淀下来,使菌斑钙化而形成牙石。牙石是坚硬的,洗牙是不能去除的。牙石中同样含有细菌毒素,对牙龈产生刺激。同时牙石表面粗糙,可吸收新的菌斑附着,周而复始,炎症越来越重。这时候牙龈失去原有的色泽和形态,质地松软,探触牙龈有出血现象。
1、龈缘炎、牙周炎和增生性龈炎。常因口腔卫生不良,牙面上堆积有软垢、牙菌斑、牙石,或因牙齿排列不齐、咬牙合创伤、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引起牙龈乳头和牙龈溃烂症、水肿、充血,血管壁破裂造成牙龈溃烂,尤其在洗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更明显。
2、坏死性龈炎。表现为急性炎症症状,起病急,有明显的龈乳头坏死、疼痛、出血,常为一种自发性牙龈溃烂,且量较多。
3、牙龈毛细血管瘤、牙龈癌。当洗牙、咀嚼等机械性刺激时可严重的牙龈溃烂,也可有自发性出血。
4、牙龈溃烂的全身性因素,如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全身症状。
慢性单纯性龈炎只侵犯牙龈组织,不侵犯其他牙周组织。这种龈炎是由于龈缘附近牙面上的菌斑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病因明确,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在70%-90%左右,4-5岁以前通常不发生龈炎,大多数从5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和严重性也逐渐增加,到青春期达高峰,青春期过后,牙龈溃烂的患病率随年龄的才长而缓慢下降,成年人牙龈溃烂患病率较低。
1、胃溃疡。据国外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导致胃溃疡的细菌是寄居在牙斑上的。研究人员对242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在其中210人的口腔中发现了这种病菌,由此可以看到口腔卫生与胃溃疡之间的关系了。
2、糖尿病。当糖尿病病人受到细菌侵袭时,胰岛素就不能有效地工作,就会提高血糖的含量。国外对168名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那些患有严重牙龈溃烂的人很难控制血糖含量。内分泌科专家建议,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牙龈被感染时,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已患糖尿病。
3、心脏病。国外在研究了一千多个病例后发现,牙龈溃烂病人患心脏病比率要比普通人高出三倍,其原因是某些细菌可以通过牙龈中的裂口进入血液,进而影响肝脏,使其产生一种能够阻塞动脉的蛋白,造成动脉栓塞。细菌引发心脏病的具体方式还是一个谜,但科学家已经在脂肪状动脉栓塞中发现了一种口腔细菌;口腔细菌对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就更具威胁性。一些牙病患者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同时患有心血管病,医生都在治疗口腔疾病前让病人服用抗生素,防止口腔手术中大量微生物进入血液,引发的细菌性心内膜炎。
4、中风。国外有关机构对近万名年龄在25到75岁之间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有严重牙龈溃烂病人患中风的机率是其他人群的两倍。医学家解释,由于口腔细菌可以导致颈动脉的脂肪栓塞,如果这种脂肪块上游到大脑中,阻塞灰白质中的一条血管,就会引发中风。
5、肺炎。据医学研究表明,人们每一次呼吸时,都会有大量细菌进入肺中,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它们寄居在人们口腔中,虽说人类的免疫系统可将其消灭,但是如果人们某段时间免疫力低下时,这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有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
一些外伤如洗牙用力过猛、牙线牙签使用不当、食物过硬等可损伤牙龈引起出血,有明显的外伤史,则应发现损伤部位与损伤因素相吻合。
如果对牙龈溃烂认识不足,单纯认为洗牙出血是由于洗牙太狠了,因而不敢好好洗牙或者置之不理,久而久之,疾病会逐渐加重。(编辑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