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耳朵畸形的状况有许多,所谓的小耳症就是指,天生沒有形成正常耳廓外观的畸型,归属于耳廓形成不彻底,只有耳垂,耳朵里面的别的部分基本上沒有的形状。据调查,每7000~8000名刚出生婴儿中总有1名这类畸型,在其中约5%归属于两侧小耳症,剩下约95%归属于一侧小耳症。小耳症和听觉的相互之间关联依据小耳症形状被分成多种多样,各种各样形状的医治方式也不一样。成人成人小耳畸形手术都会有哪些后遗症呢?
什么是小耳畸形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指耳廓比正常耳廓小,常伴有外耳道闭锁。耳廓再造的对象主要是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外伤耳缺损。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率约为6000:1。
1、遗传
多年来,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耳廓发育异常与遗传有关。有科学家强调,一些耳廓畸形和耳道闭锁是有规律的隐形遗传。
2.药物和病毒
近20年来,许多科学家认为药物和病毒也会导致耳廓畸形。比如孕期口服沙利度胺后,婴儿可能出现一系列先天畸形。从1959年到1962年,在西德和美国发现这种药物是由怀孕的母亲送给婴儿的。据当时统计分析,约有1000名儿童耳廓畸形与此有关。但是很多女性长期服用这种药后,宝宝都是正常的,说明这种药并不是对所有宝宝都有害。
直埋法是在全球范围应用较多、较普遍的方法。与半包法和全包法相比,直埋法不需要注水,可以直接将雕刻好的耳形支架埋入皮肤。一般两次手术就可以完成,术后10天左右时间即可拆线回家,两次手术需要间隔4~6个月。直埋法适合畸形耳朵皮肤丰富、耳后皮肤松、面积大的患者。这种方法手术次数少、痛苦小、周期短,对患者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小。
1、遗传
多年来,大部分学者认为耳廓发育异常与遗传有关,有些学者指出,有些耳廓畸形及外耳道闭锁是有规律的显性遗传。
2、药物和病毒
近20年来不少学者认为药物和病毒也可导致耳廓畸形。例如:孕妇口服反应停后,胎儿可出现一系列先天性畸形。此药物由母体传给胎儿是1959至1962年在西德和英国所发现,据当时统计约有1000名儿童耳廓畸形与此有关。但也有很多妇女长期服用此药后胎儿正常,说明这种药物并非对所有胎儿者有危害作用。
Ⅰ型:耳廓的各解剖结构基本存在可辨认,耳甲腔存在但稍小,耳廓总体轮廓(纵、横径线)小,常合并杯状耳或招风耳等耳畸形。
Ⅱ型:耳廓的部分解剖结构存在可辨认,耳舟与三角窝融合,耳廓上部分形态明显缩窄,耳甲腔狭小较明显。
Ⅲ型:耳廓解剖结构无法辨认,残耳形态不规则,主要近似花生状、舟状、索条状和腊肠状等。
Ⅳ型:患侧仅为小的皮赘或分散的山丘状隆起,耳廓遗迹完全缺失、局部无任何解剖痕迹也包括其中。(编辑3001)